首页 > 新闻中心
石刻保护丨杭州宝石山上的熠熠光彩发表时间:2021-01-18

0.jpg

项目地址:浙江省杭州市

项目名称:杭州西湖宝石山石刻保护与展示工程

设计单位: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合作单位:复旦大学国土与文化资源研究中心



0.png

宝石山夜景

 

杭州,素来以湖山胜,孤山、吴山、宝石山、夕照山、南屏山……群山如拱月般,将西湖映衬得秀美丰盈,宝石山便是其中一枚莹亮的星。


0 (1).jpg

宝石山日出


1984年,杭州多家单位联合评选“新西湖十景”,诞生于宝石山的“宝石流霞”位列其间。


“宝石流霞”指的是山上赭红色的岩体在朝阳或落日照耀下,泛出流霞纷披般光芒的景象。“古句刻贞石”,在宝石山华彩的岩体上,留存着150余处石刻,是时代更迭中的片羽吉光。

 

0 (1).png

赭红色岩体


刻痕印在岩石,如笔墨落于纸笺,却又比笔墨的力量更为深刻。


据项目组的调研,宝石山的石刻,最早可推及明代洪武年间,风侵雨蚀中,不少已面目模糊,亟需重视和保护。

 


盛夏寻踪

 

2020年7月,时值盛夏,宝石山树木蓊郁,蚊蝇飞鸣。

 

此处一直是杭州市民的后花园,是盛夏避暑探幽之地,市民常常聚集在此聊天消夏,宝石山的树石林泉、佛影仙踪总能为他们消弥溽暑,心神愉悦。


1.jpg

调研所见


从北山街折进山林地,沿抱朴道院一路往上,便是宝石山顶峰蛤蟆峰。


蛤蟆峰山石耸立,石刻遍布,嶙峋的岩体间,仅能容纳两三人并行。登至最高处,可以纵览西湖全貌,西边的保俶塔、南边的雷峰塔、外围的高楼大厦,一层层环绕西湖,古今交融,尽收眼底。


2.jpg

从宝石山眺望西湖

 

项目组穿行于树丛石刻间,仿佛在一本展开的“巨书”中寻章摘句

 

3.jpg

宝石山位置


宝石山项目整理图录内容总共分为两个阶段,此次是实地调研的第一阶段。


在为期一个月的时间里,项目组核对了宝石山6块区域的石刻数量及内容,包括字体、落款、印章、尺寸等,初步形成一份石刻基本信息档案。


4.jpg


项目组发现,以石刻为主题的文物管理十分有限,基本处于自然荒芜状态。石刻易遭到水体、苔藓、藤蔓、烟尘、泥质等侵蚀破坏,缺乏专业、有效、全面的保护。


0 (4).png

 石刻保护设计方案示例


6.jpg

清洗实验


石刻“物”的一面在被剥蚀,“人”的一面也在被遗忘

 

为此,项目组在寻觅宝石山的人与事时,找到了前岳庙管理处的沈立新老师。沈老师一直在研究宝石山石刻的书法艺术、石刻拓片,详尽的讲解了石刻保护工作的历史沿革。


7.jpg

 拜访专家


调研第二阶段在8月至10月底的夏末初秋进行,主要任务是查阅资料文献完成宝石山石刻内容总录及图录。


首先对宝石山石刻已有的资料查漏补缺,再翻阅古籍文献补充每一块石刻涉及到的人物、作者生平,相关的典故、历史背景等。


0 (2).jpg

 “枕漱亭”石刻修复前后对比


刻下这些字迹的人,既有闪耀在历史中的风云人物,也有寂寂无名的有识之士,他们各怀心事、烦恼与理想,石刻留下了瞬间的记忆,是遥远时空投下的一瞥

 

 

石中秘境

 

宝石山紫云洞,石洞深邃,为避热祛暑的天然凉室,清末文学家林纾曾写《游栖霞紫云洞记》:

 

“石角北向,壁纹丝丝像云缕。有泉穴南壁下,蓄黛积绿,濧然无声。岩顶杂树,附根石窍。微风徐振,掩苒摇飏,爽悦心目。怪石骈列,或升或偃,或倾或跂,或锐或博,奇诡万态,俯仰百状。”


8.jpg


在这样飒飒生风的洞中,有行书题刻“冰壶玉鉴”,字体阴刻部分以绿松石粉填之,旁附曾国荃印。


冰壶意为盛冰的玉壶,玉鉴为光可鉴人的玉片,二者都是冰清玉洁之物,可代指月色,也可喻人的高洁品质,与紫云洞中的清凉形成呼应。曾国藩有《冰鉴》传世,或许与“冰壶玉鉴”的题刻内容暗含某种联系

 

题刻作者曾国荃是清代名臣曾国藩的九弟,早年随曾国藩于京师求学,少负奇气。他的传奇人生在咸丰二年(公元1852 年)被录取为贡生之后逐渐展露攻打太平军,有功受封,晚年任两江总督石刻为我们留下了不为史所宣的一抹微光。


石刻从材质分类来看,属石质文物,宝石山大部分摩崖石刻又属于不可移动文物。石刻与其他文物相同,须遵循保护修复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不改变原状、最小干预、可辨识性、耐久性、可再处理、兼容性等。

0 (3).jpg

从左至右:实景图、模型图、拓片图


但不同材质的文物,在不同的环境下,会产生不同的病害,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保护修复。


宝石山石刻处于露天环境,以表面微生物污染与粉尘污染为主,这类病害一般采取表面清洗,去除表面附着物和有害物质,恢复其原有风貌的方法。


0 (10).png


石刻的断裂、破损等,通常会采取粘接、补全等保护修复措施。与馆藏文物相比,石刻修复使用的材料对环境的耐候性要求更高。       


0 (4).jpg

 石刻修复流程


传统方法与新技术相结合是西湖宝石山石刻保护与展示工程的一大亮点。

 

在石刻的信息保存中,既有传统拓片的形式,也采用了数字化拓片、高清照片、三维数字化技术等新技术。


0 (5).jpg

摩崖石刻三维深度分析示意图(左)、数字拓片示意图(右)


将三维数字化技术引入到摩崖石刻基础数据采集与记录工作中去,是对传统记录方式的一种补充与加强,不仅保存石刻的内容,也将摩崖石刻形态信息永久保存,为摩崖石刻修复与保护、病害分析、病害演变、虚拟保护修复等工作提供良好数据基础。


0 (6).jpg

 “天开图画”石刻施工前后对比


在宝石山石刻的展示中,在展示说明牌、石刻图录等传统展示方法之外,还在数字化成果、价值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搭建了石刻展示数据平台。通过照片、文字、声音、三维图像等多种方式对宝石山石刻进行展示。


0 (11).png

展示创意策划

 

工程中对新技术的尝试,能够为日后石质文物保护与展示工程提供一定的参考。  

 


尾声

 

目前项目已完成了宝石山石刻实际保护工作、内容总录和图录初稿、石刻涉及的近百位作者梳理、石刻内容阐释、石刻高清照片分类归档、三维数字化拓片等部分。在展示内容方面,石刻说明牌及语音讲解已定稿,线上导览APP开发设计还在进行中。


0 (7).jpg


石刻是自然美、文学美、书法美、金石美重重递进的艺术,将在保护工程后显露出更为全面的风华韵致。

部分图片选自公共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可联系删除。


作为上海设计院中的佼佼者,复旦设计依托复旦大学跨学科优势,不断提升全产业链综合服务能力,在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建筑市政等领域,提供包括决策咨询、策划规划、工程设计在内的全过程、一门式规范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