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地址:河南省开封市
项目名称:开封城区北部滨河片区专项规划
设计单位:上海复旦规划建筑设计研究院
时值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启动一周年之际,《开封市沿黄滨河区域专项规划》获得开封市市委市政府审议通过。
规划以“大河大美 · 诗画田园”为定位,“黄河安澜、生态和谐、城河共生、文旅融合、城乡一体”为目标。重点围绕城河关系,致力于打造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核心区、千年城河共生文化遗产展示区、黄河悬河特色风景区、中原农耕湿地生态修复先行区,展现开封城区全新的滨河风貌。
1
聚焦五大现状问题
针对涵盖示范区水稻乡、龙亭区柳园口乡、祥符区袁坊乡、杜良乡、刘店乡、曲兴镇的454.85平方公里现状进行梳理,聚焦五大问题:黄河安澜、生态退化、文化隐形、产业乏力、发展滞后。
2
明确定位与目标
总体定位
抓住沿黄流域的发展机遇,衔接河南省沿黄发展布局,凸显开封沿黄特色,提出“大河大美 · 诗画田园”这一总体定位。
大河指黄河,大美指存在于天地之间的一种内生之美,天然无雕饰的自然之美,也是“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之美的代名词。大河大美,是站在自然规律、历史兴衰的唯物主义的高度上来认识沿黄片区的价值和特色,因此也是沿黄片区发展定位与特色的核心要义所在。
诗画田园,指相较于中心城区的其他片区,沿黄片区的“北美”体现的是“诗情画意、田园牧歌”的郊野风貌。
发展目标
明确“黄河安澜、生态和谐、城河共生、文旅融合、城乡一体”五大发展目标,其中“黄河安澜”是根本,“城河共生”是特色,“和谐、融合、一体”是高质量发展的要求。
规划思路
基于定位和目标,提出本次规划的思路架构。
3
构建五大格局
黄河安澜与安全格局
现状黄河大堤滩内有31k㎡建设用地,涉及84个村庄,约11.6万人的拆迁安置,预计可调整出22 k㎡建设用地用于规划范围内的跨区耕地占补平衡和全市范围内的建设用地增减挂钩。
生态和谐与生态格局
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构建“一河、七湖、四湿地、十二渠”的水脉体系与“三横五纵”的林网结构。守住243.7 k㎡的耕地保有量和170.1 k㎡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要求。
城河共生与文化格局
从历史城河关系的演进可以看出,对开封空间格局的思考应从环古城时代迈入城河共生时代。开封独特的黄河水利工程和开封都城规划模式,充分体现了人类用水、治水的智慧,重点围绕城河关系,推动“开封黄河水利文化景观”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文旅融合与产业格局
以黄河水利文化+宋都古城文化为两大主地标,激活沿黄文旅,实现由古城向沿黄板块的延伸,构建河洛文化、夏都文化、嫘祖文化等多元华夏文化共荣的新局面,策划研学拓展、文化体验、休闲农趣三类游线。
城乡一体与城乡格局
规划形成”四横十纵” 的路网体系,强化与主城区联系,疏通大堤内外。
结合用地布局优化,优化村镇空间体系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全面推动沿黄地区的乡村振兴。
总体方案设计
塑造“一心多点、两带五廊”的总体空间结构,“一心”指黄河水利文化景观核心;“两带”指北侧依托柳园口自然保护区的黄河生态景观带和南侧依托省道312的生态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带。“五廊”指南北向贯通的生态廊道。
规划最终打造黄河国家文化公园核心区、千年城河共生文化遗产展示区、黄河悬河特色风景区、中原农耕湿地生态修复先行区。
4
功能板块策划
在文旅融合格局上,以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郑汴洛黄河文化旅游带为引领,建设“一带、一馆、一城、一中心、一讲述地”5个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策划3个国家公园、3个特色小镇、3个主题农园“九大板块”。
三个国家公园
三个特色小镇
三个主题农园
部分图片选自公共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异议可联系删除。
作为上海设计院中的佼佼者,复旦设计依托复旦大学跨学科优势,不断提升全产业链综合服务能力,在国土空间规划、城乡规划、建筑市政等领域,提供包括决策咨询、策划规划、工程设计在内的全过程、一门式规范服务。